古代人泡温泉都有哪些讲究
今年的降温来得有点早,寒潮骤至,择一处温泉之地,尽享温暖与舒适,是这个季节最受欢迎的休闲方式。中国泡温泉的习俗由来已久,“浴兰汤兮沐芳”,在古人的笔下,泡温泉也是一件诗情画意的事情。不过在泡温泉这件事情上,古代人可比现代人讲究得多。
泡温泉在我国古代历史悠久,早在先秦的《山海经》里就有了“温泉”的记载,“寇水出代群灵丘县高压山……又东合温泉水,水出西北喧谷,其水温热若汤,能愈白芨百疾,故世谓之温泉焉”。
由于古代医疗卫生条件较差,温泉和热水有一定的杀菌消炎和促进伤口愈合的功效,且泡在其中使人感到舒适,并减轻疼痛,因此古人认为温泉有“治病愈疾”的效果。汉代辛氏《三秦记》就记载了温泉治病的传说“始皇与神女游,而忤其旨,神女唾之,则生疮,始皇怖谢,神女为出温泉而洗除,后人因以为验”。后世许多医书也对温泉的功效有记载,《本草纲目》和《食物本草》中便对温泉的原理和分类进行过探讨。在很多神话传说中,泡温泉还是洗去凡尘,羽化升仙前的一道重要程序。相传轩辕黄帝便是在汤泉中沐浴7日后才与容、浮二仙一同飞升。
虽然我国泡温泉的历史由来已久,但其实我国的温泉资源并不丰富。在漫长的历史时期里,温泉都是帝王及贵族阶级才能享受的消遣方式。
最早被记录并可考证的著名温泉是“骊山温泉”。西周末年,即公元前7世纪,周幽王因骊山温泉而修建骊宫,并称温泉为“星辰汤”。一直到了唐代,骊山温泉都是历任统治者的心头好,并多次扩大宫殿的规模,最终形成历史上有名的华清宫。
不光是帝王迷恋温泉,从官僚士大夫到平民百姓也对温泉竞相追捧。河北涿鹿的桥山温泉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就已经是一个“能治百病”“赴者若流”的旅游与疗养胜地;清代云南东川府的温泉还建有完备的旅游设施:“水自石罅中仄出,清如鉴,热如汤。天然石棚,石池方丈许,因甃上中下三池,水热有差。知府萧星拱建亭,继任增修不一,轩阁因势,曲折多幽,致浴四时皆宜”。
温泉也颇得文人们的青睐。除了白居易流传千古的《长恨歌》中的名句,“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浪漫诗人李白也曾写下“神龙殁幽静,汤池流大川;地底炼朱火,沙旁放素烟。沸珠跃明月,皎镜含空天;濯濯气靖此,发弄潺潺”的诗句,道出了温泉的无限魅力;连年奔波的徐霞客,也在温泉中一扫疲惫,沉溺其中,并留下《温泉》诗一首,“一了相思愿,钱唤水多情;腾腾临浴日,蒸蒸热浪生。浑身爽如酥,却病妙如神;不慕天池鸟,甘做温泉人。”
古人把温泉看做大自然的恩赐,在洗澡前还有很多讲究。《礼记》云“儒有澡身而浴德”,所谓澡身,就是在泡汤前清洁全身。在进入温泉区前,用温泉水淋身三遍,代表除尘、除垢、除秽,可使精神爽洁,同时使身体适应温泉的温度。沐浴后也有相应的一系列养生之道,《礼记·玉澡》曾有记载,“浴用二巾,上絺下绤,出杅,履蒯席,连用汤,履蒲席,衣布晞身,乃屦,进饮”,沐浴出水后,要用干净的毛巾擦拭身子,以俟身燥,在泡温泉的过程中要及时补充水分喝水,以止水分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