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人说汉语用人民币 仿佛没有出国
常去国外旅游的人会有这样一种感觉,无论去哪个国家,无论那个国家的母语是什么,说英语一定是很管用的。所以出国旅游并没有很多人想象中那么困难,其实只要掌握了英语就能走遍世界上绝大多数的国家了。
而在很多国家,英语都成为了“第二母语”一样的存在,甚至在一些非洲国家,英语是第一母语,至于原因,大家懂得都懂哈。
不过,也有一些“剑走偏锋”的地方,他们不说英语而说汉语,甚至会让人产生自己来到中国的错觉。比如隶属于缅甸掸邦的果敢,就是这样一个地方。
果敢自治区
绝大多数人对这个地方一定是陌生的,很多人在此之前对“果敢”这个词的理解还仅仅停留在作为一个形容词的基础上。
当地的旅游业也并不发达,所以哪怕是“世界冷门旅游地区”这样的榜单上都没有它的名字,可能只有去缅甸旅游的人有机会了解一下这个地方。
果敢的面积有2700平方千米,严格意义上说它并不“隶属于”缅甸,而是隶属于缅甸联邦成员国之一的掸邦,是其下的一个自治区,它位于掸邦高原,在缅甸与我国之间,北、东两个地区都紧挨着我国的云南省。
虽然它不属于中国,但去过果敢的人都会说,感觉就像是来到了一个中国的小县城。首先是当地居民长相是典型的亚洲人长相,而且和中国相似。虽然中国、韩国、日本等国家都是亚洲人种,但就是能让人感觉有细微的差别,而果敢居民的长相就比较接近中国人。
除了当地居民的长相外,果敢的城市建设也颇具小县城风情,低矮的房子,简朴的土路,还有道路两旁那些“土到极致就是潮”的店面招牌,上面的招牌能让人一秒梦回小镇的青葱岁月。
如果和果敢的居民搭话,那这种感觉就更足了,因为果敢人基本上都说汉语;不仅说汉语,而且说的还是方言;除此之外,当地的流通货币也是人民币,甚至连当地人用的通讯方式都是移动。所以很多我国游客去到当地后,都表示:仿佛自己没出国过。
那么,果敢明明算是缅甸的领土,为什么当地的人从人种到语言再到生活环境,会和我国那么相似呢?
果敢历史
如果要追溯历史,果敢在唐朝时期一直属于我国的附属国,当时属于云南省管辖范围,这也是为什么果敢当地的语言会是云南那片地区的方言。
到了明朝末年,南明的永历皇帝带着一些残党躲到了果敢地区,吴三桂率领清军追击至此,永历帝为求自保向吴三桂投降,并且和那些追随自己出逃的官民一起住到了这里,并留下了不少明朝血脉。
后来在潜移默化地影响下,果敢地区的血脉很多都被我国同化,还有不少居民认同自己“中国人”的身份。
后来果敢人民在多次与缅甸方面的斗争之下,缅甸相关部门终于同意以和平的方式,在控制果敢当地的杨氏家族愿意交出控制权的前提下,许诺果敢地区拥有绝对的自治权。
目前果敢的人口在二十五万左右,大部分是本地人,还有一小部分是外来的一些移民。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果敢在方方面面都和中国那么相似了。
一直以来,这里的居民都以中国人自居,学习汉语、学习中国的文化知识,并且保留了很多中国的传统习俗。
面对这一情况,缅甸相关部门曾采取过不少强制措施,包括派遣军方管辖果敢、引入缅甸籍教师、使用缅甸教材等,想让果敢人“戒掉”中国语言,不过目前看来并没有很,明显的效果,只是做到了让汉语和缅甸语同时存在,而且还是明显偏向汉语多一些。
结语
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之后这个地方是否会被缅甸彻底同化也未尝可知,毕竟文化的力量是强大的,不然那些殖民者也不会每占领一个地方就要求当地人学习自己国家的语言文字,摒弃自己的母语,这就是文化的力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