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打卡十几个景点 特种兵式旅游背后是什么
3天打卡4个地级市,刷出近十万步数;从西安坐火车到北京展开33小时速游,一天转8个景点速战速决;利用周末两天时间畅游喀什,周一及时赶回学校上早课……最近,在短时间内密集打卡景点的“特种兵式”旅游火了。有人总结,这种拉练式旅游主打一个“去过”,在风驰电掣般的旅行速度下,哪怕只有一天时间,跨省游也不在话下。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对此,网友的反应各不相同,有人羡慕这样说走就走的洒脱感,有人直言“隔着屏幕都觉得好累”,也有人质疑:“旅游的意义到底是体会还是赶场?”
按理说,随着大家旅游经验的增加和出行心态的转变,过去那种在各大热门景点间穿梭打卡的情况越来越少了,更多人选择慢下来,将旅行变为一种随性、松弛的生活方式。前段时间,换一个地方无所事事的“躺平式旅游”,到鹤岗、文昌等非传统旅游城市“逆向旅行”等,就成为很多人的选择。
那么,该如何理解当下年轻人,特别是大学生群体的这种旅行方式“回潮”呢?
其实,如果时间宽裕、预算充足,估计大多数人都希望能舒适、从容地出行,不用凌晨早起赶火车,也不必熬夜暴走“刷景点”。毕竟,很多景点是需要细细观赏品味的。有时候,哪怕是一件展品、一座古建筑,都值得驻足许久,耐心了解其背后的艺术旨趣和历史传统。那些动辄一个多小时就刷完一座省博的赶场式旅游,在旅游体验上也有一定的损失。
然而,代入这些“特种兵式”游客的视角,却不难理解这份选择背后的逻辑。不少大学生就表示,自己的大学生涯几乎“完美覆盖了疫情”。过去几年的假期,不是在图书馆里泡着,就是窝在寝室里刷题、刷短视频。
如今,疫情形势不断好转,趁着春光正好,很多大学生便准备出行,策划一些可行性强、能说走就走的旅行。虽然有时经费有限,只能穷游,周末仅有两天,只能加快节奏,走马观花地游览,但只要走出去。就意味着减少遗憾,启程去远方,本身就能给人带来充实感和治愈感。还有的年轻人之所以要增加打卡密度,甚至30小时往返1300公里游6个景点,则因为自己只有单休,第二天还要上班。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由此可见,赶场式旅行也许不是最理想的出行方式,但已然是很多年轻人结合现实条件拥抱迷人远方的“次优”选项。对此,一味劝他们慢下来,不必急于刷景点打卡,难免有些“站着说话不腰疼”。正视他们走出去的热切需求,为年轻人特别是大学生群体创造更加舒适、便利的出游条件,才是更加人性化的选择。
比如,对大学来说,是不是可以参照中国人民大学、厦门大学嘉庚学院等高校的做法,给学生们安排上几天春假,让他们更从容地游览那些心驰神往的地方,在青春年华一览祖国的大好河山?
也许有人担心,这样会耽误学习、影响考研,但是要意识到,大学早已不是要全身心扑进功课里的“高考模式”,几天春假带来的放松感受,反而可能消除倦怠,增加学生对学习和生活的热情。而且,对生活的热爱,对情感的培养,对社会的认知,本身就是大学里的一门必修课。在不影响日常教学的前提下,鼓励学生去自由地探索世界,感悟内心,亲近自然,才更加符合大学教育的本义。